電池百科
宣傳內容
宣傳內容
熱量管理系統(tǒng)可以保證被動平衡在放電狀態(tài)下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顯,且成本高,為了保證鋰電池充放電完全平衡,“被動平衡”方案在鋰電池組制造中應運而生了。
主動平衡拋棄了被動平衡消耗電流的方法,改成了傳送電流的方法。負責電荷傳送的設備是一種電源轉換器,這種設備使電池組內的小電池無論是在充電、放電還是閑置狀態(tài)都能傳送電荷,從而使小電池之間可經常保持動態(tài)平衡。
前不久,共享單車巨頭摩拜單車在紹興地區(qū)測試了自己的電單車產品,單車采用的是“充電寶+單車”的方式,用戶擁有一塊摩拜專屬的“能量芯”??蓡为毥o手機充電,也可以驅動單車。如果沒有這塊“能量芯”,也可以像普通單車來騎行。
儲能電站對管理系統(tǒng)均衡能力的要求非常迫切。儲能電池模組的規(guī)模比較大,多串電池串聯(lián),較大的單體電壓差將造成整個箱體的容量下降,串聯(lián)電池越多,其損失的容量越多。從經濟效率角度考慮,儲能電站很需要充分的均衡。
“IT老友記”前日設問:倘若有一天共享電單車力量爆發(fā),變得隨處可見,是否會出現(xiàn)用戶“棄摩拜卸ofo”?較之單車,電單車更加省力快速,當兩個行業(yè)發(fā)展到同一水平線,用戶更買誰的帳?
時下熱門的新型材料石墨烯應用近日在青島高新區(qū)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石墨烯涂層熱擠壓模具的成功研制給模具穿上了光滑的“外衣”。用它生產出的鎂合金熱擠壓件光澤度和產量大大提升。從此,模具不再是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成本降低、技術提升,國內鎂合金產業(yè)也有望迎來跨越式發(fā)展。
5月25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科學家在對石墨烯這種新興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特別是呼吸毒性的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在《自然—亞洲材料》上發(fā)表。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電學性能和光學性能,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fā)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晶體管和光電器件。將石墨烯堆疊起來可以得到多層石墨烯。除了具有和體石墨相同的Bernal堆垛(即AB堆垛)方式的多層石墨烯之外,還可以在實驗室制備或者合成出不同石墨烯片層取向隨機的多層石墨烯,即轉角多層石墨烯。
當?shù)貢r間5月30日,松下公司發(fā)布消息,將在不久的將來研制汽車用無鈷電池,松下汽車電池業(yè)務的負責人Kenji Tamura在與分析師開會時表示,“我們已經大幅降低了鈷的使用量,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xiàn)無鈷電池,目前研發(fā)已在進行中?!?/p>
石墨烯(Graphene)做為自然界最薄的材料,自從2004年被K.S.Novoselov和A.K.Geim發(fā)現(xiàn)以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兩人并因此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密堆成二維蜂窩狀晶格結構的一種新型碳材料,具有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超高的電子運動速度,良好的透光率等優(yōu)點;遠優(yōu)于目前常用的材料,使得石墨烯在高速光電探測等領域展示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眾所周知,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yè)一直在摩爾定律的“照耀”下沿著硅基的路線前行,但當主流的CMOS技術發(fā)展到10納米技術節(jié)點之后,后續(xù)發(fā)展越來越受到來自物理規(guī)律和制造成本的限制,摩爾定律有可能面臨終結。
科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黑磷有望超越石墨烯,成為硅理想的替代材料。初中化學中學過的為數(shù)不多的物質之一就是磷,最常聽到的是紅磷和白磷,黑磷其實也是磷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百余年前,化學家就合成出了黑磷這種物質,合成后沒有了后文。由于石墨烯帶來的二維材料的熱潮,直到2013年才有人重新把興趣集中在黑磷上。在2014年上半年一系列的文獻中,有人通過剝離的方式得到了10到20個原子厚度的超薄黑磷薄膜,現(xiàn)在黑磷二維材料已經成為了晶片界的一個新寵。
由于石墨烯內在帶隙缺失,使得其在數(shù)字邏輯方面的應用面臨巨大挑戰(zhàn),這個弱點已經引起許多研究者對其在光電方面的研究。這種帶隙的缺失使得石墨烯成為一個寬波段的接收器,能在可見光,紅外和太赫茲的頻率實現(xiàn)光電探測。
當前,廣泛應用于全球眾多領域的芯片,長期由美國為首的少數(shù)西方國家壟斷和控制,美國不僅擁有全球一流的研制和設計人才,而且,壟斷了研發(fā)芯片材料的核心技術及生產設備,即使允許向國外出口低端生產和加工設備,其價格也十分昂貴。因此,作為像中國一樣的發(fā)展中國家,雖然花大價錢進口生產加工低端芯片的生產設備,但是,由于不掌握芯片材料的核心技術,只能長期步其后塵。
10月23日上午,華為在英國對外宣布與曼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的應用,共同開發(fā)ICT領域的下一代高性能技術。該項目合作期初定為兩年,研究如何將石墨烯領域的突破性成果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和移動通信設備。
是科技重要,還是資源重要?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但是近期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讓“真理的天平”倒向了科技的那一邊。比如頁巖油、頁巖氣以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終結了石油了黃金時代。
科學家們發(fā)明了用石墨及鈷酸鋰等材料來儲存鋰原子。這些材料的分子結構,形成了奈米等級的細小儲存格子,可用來儲存鋰原子。這樣一來,即使是電池外殼破裂,氧氣進入,也會因氧分子太大,進不了這些細小的儲存格,使得鋰原子不會與氧氣接觸而避免爆炸。鋰離子電池的這種原理,使得人們在獲得它高容量密度的同時,也達到安全的目的。
2018年開年至今,電池行業(y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上游材料價格上漲一路飆升,下游客戶補貼退坡要求降價,國家2020的技術指標要求日日逼近,所有的電池企業(yè)都面臨著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