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球鋰電池廠家的分析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  |  2018年08月06日  

據市場調研機構水清木華,2010年全球電池出貨量大約39.02億單元,比2010年出貨量增幅達27.4%。預計2011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大約44.48億單元,比2010年增長14%。

鋰電池行業(yè)發(fā)源于日本,2007年以后,中日韓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日本企業(yè)仍然占據絕對優(yōu)勢,2010年松下將三洋電機的電池業(yè)務重組,最終與松下的電池業(yè)務合并為松下能源器件公司。2011財年松下能源器件收入7600億日元,大約86.6億美元。該部門營業(yè)利潤率為1.6%。其鋰離子電池收入為2980億日元,居全球第一。

歷經數年高速增長后,中國鋰電池企業(yè)開始呈現疲態(tài),龍頭企業(yè)比亞迪收入和銷量雙雙下滑,汽車和手機領域占據了比亞迪更多的資源。力神和比克的增幅明顯比2010年以前下降不少。因為較低的資本回報率,鋰電池企業(yè)無法吸引到更多資金和人才,加上長期執(zhí)行貨幣緊縮政策,企業(yè)競爭力明顯下降。

韓國企業(yè)則繼續(xù)高歌猛進,尤其是三星SDI,在手機領域占據霸主地位。單論出貨量,三星SDI已經絕對的第一,2011年繼續(xù)高速增長,預計出貨量增長34%。LG化學發(fā)展態(tài)勢也不差,一方面LG化學打破日本企業(yè)的包圍圈,進入惠普筆記本電腦電池供應鏈;另一方面在車用鋰電池領域,LG化學獲得GM、FORD、BMW、BENZ、VOLVO的認可。

鋰電池市場依然是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為主力,車用鋰電池領域發(fā)展遲緩,電動車(EV)和混合動力車(PHEV和HEV)性價比偏低,主要依靠政府補貼。而歐美經濟體都試圖減少財政開支,政府補貼政策可能被取消或減少。未來3-5年內,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價格都無法降低,市場依然低迷。

鋰電池的上游領域依然火熱,不過變化幅度并不大。

正極材料領域,日亞化學和UMICORE兩雄爭霸,市場占有率超過50%。中國企業(yè)和2010年相比,雖然出貨量有所增加,但利潤下滑嚴重,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當升科技,當升科技2011年上半年主營業(yè)務同比大幅下滑14.18%,主營業(yè)務利潤同比下滑88.20%。

2010年上半年最火熱的磷酸鐵鋰話題,最近差不多煙消云散,曾經為專利爭斗不休的磷酸鐵鋰企業(yè)或機構開始達成一致。CNRS、UniversitedeMontreal、Hydro-Quebec、LFPTechnology、Dr.JohnGoodenough、Dr.MichelArmand、PhostechLithium幾家專利持有者達成協議,聯合成立SwissMuttenzLiFePO4+CLicensingAG推廣磷酸鐵鋰技術。

而磷酸鐵鋰(LiFePO4)未在量產車型上見到。目前量產的要么是三元系要么是錳酸鋰。磷酸鐵鋰無法解決一致性和使用壽命的問題,同時還有安全的問題。磷酸鐵鋰注定失敗,未來是錳酸鋰LiNiO2或三元系(NMC或NAC)的天下。磷酸鐵鋰龍頭企業(yè)A123System持續(xù)虧損,并且虧損幅度持續(xù)擴大,2011年上半年虧損3300萬美元,虧損幅度是2010年上半年的6倍。

負極領域,日立化成和日本碳黑(NipponCarbon)繼續(xù)占有50%以上市場。隔膜領域,ASAHIKASEI、CELGARD、TONEN三足鼎立,三家合計占有77%的市場。電解液領域,三星旗下的第一毛紡繼續(xù)占據第一,UBE緊隨其后。

相關產品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_欧美网址在线播放_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_国产综合有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